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志愿 > 文章正文
 
高考志愿填报别忽略选校艺术 掌握五大要领
2007-5-10 11:12:00 来源:2exam.com整理 【字体:小 大】

  在高考志愿填报中,选择学校是考生和家长关注的“核心话题”。选择学校,其实是选择一种学习氛围,为自己寻找到一个发展的起点。因此可以说,选择学校是高考志愿填报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高考志愿填报别忽略选校艺术

  2007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有2200多所,其中包括普通本科院校、普通高职院校、经国家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经国家审定的分校办学点。既然选择学校十分重要,那么该如何操作呢?笔者认为应结合个人实际情况,选报高考志愿时掌握以下要领——

  要领一:认识学校的招生类别

  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可划分为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11个学科门类,而高等院校构成也可从类别上划分为综合性大学、政法类大学、医药类大学、师范类大学、文史语言类大学、理工类大学、财经类大学等几大类。

  选择学校的步骤一般是应首先了解学校的性质,如综合性大学、单科性大学、正在发展中的综合性大学,等等。其次,要了解学校的优势学科,比如人们大多知道

北京大学的文科在全国高校中是最好的,却不知道该校的理科学科同样在全国高校中首屈一指。

  大学按照学科建设分,又可分为综合性大学和专业性大学。综合性大学指学科比较齐全、文理科皆有,而且往往以理论性见长的传统型大学,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专业性大学是以某类专业为主的大学,如北京邮电大学等;此外,还有1952年院系调整后诞生的工科学校,其中以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为代表。考生通过学校的招生简章、学科分类可以判断学校的类型。一般来说,综合性大学中的学科多是带“学”字的专业,如物理学、数学、中国语言文学、法学等;工科的专业则往往带有“技术”、“工程”等字样,如北京科技大学的专业有“冶金技术”、“采矿工程”等。

  一般说来,理科是学习理论和方法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一类是理科,还包括地质、地理、计算机软件部分;工科是培养技术和工艺人才的,是指工程和技术,如机械、建筑、水利、汽车等。

  如北大、复旦等综合院校就是以理科见长的学校,清华、西安交大、哈工大等则以工科见长。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些学生分不清理科、工科的差别,而是将理工科理解成一回事,这会影响到志愿的准确填报。建议动手能力强、对某一技术有兴趣的人可以报考工科专业,而理性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强,爱动脑探讨事物本质的人,可以考虑报考理科专业。

  要领二:了解适合自己的大学

  目前在我国从办学规模上来看,大学一般分为综合性院校与专业性院校。综合性院校一般规模较大,专业门类齐全,校园面积较大,环境优美,学生活动丰富多彩。而专业性院校专业类型较少且集中,校园面积通常不大,学生的学习活动通常带有浓厚的专业色彩。

  爱好广泛、想做“复合型人才”的学生,应将综合性院校放在首位;有边缘性、复合性倾向,想做“双学士”、选修第二专业的学生,在综合性院校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报考其他专业的研究生时,也比较便利。而性格沉稳、希望“术业有专攻”的学生,宜选择专业性院校,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关注社会发展最前沿、最纯粹的专业学术动态;如果希望继续在本专业深造,“保研”或“考研”的几率更大些。如果立志做“复合型人才”,攻读“双学士”学位,选择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能够成全理想。如果考生对某一方面的专业特别有兴趣,那么像北京邮电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贸易经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专业性强的高校,则能给予更精深、更有针对性的培养。

  要领三:认清各个录取批次

  各省(市、区)高招办在组织高校录取时,一般要将招生院校划分出几个层次,分批录取。

  从学校的整体水平、办学条件以及对学生的要求来讲,不同学校之间存在着差异,把不同层次的学校安排在不同批次,有利于合理地选择人才,实现不同层次生源的合理分布。这样做的原因有三点:一是从考生角度来讲,一个人可以报考几个批次的学校,如能合理选择不同批次的学校予以报考,就能增加录取机会。二是从招办方面来看,这样安排则有利于组织高校有序地录取。三是由于目前在各个省(市、区)招生录取的高校较多,所有的高校不可能同时录取,将不同类型的院校分期分批进行录取,由此形成录取批次。除提前批次之外,批次越靠后,录取控制分数线会逐渐降低。

  高校录取批次一般分为提前批本科、第一、二、三批本科和高职(专科)。提前批本科院校包括军事、公安、司法院校(专业)等,国防生、艺术和体育专业、部分航海类专业以及经过各个省(市、区)高招办批准的其他一些类型也都纳入提前批次。第一批本科院校包括教育部和其他有关部委直属的院校,“211”“985”工程院校和经省级招生办批准的其他本科院校。第二批本科院校包括一般本科院校。

  第三批包括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第四批为普通高等院校的专科专业和本科院校的高职专业。第五批为高职、民办专科专业。

  要领四:知己知彼合理定位

  填报高考志愿选准适合自己实力的学校,重要的一步就是要知己知彼,合理定位,对号入座。所谓“知己”,就是要求考生首先应对自己所在中学的层次、中学往年的

录取情况、本人的实力以及自己的高考成绩进行估计和了解。

  其次,要正确估计个人位置。在填报高考志愿选择学校时,考生如果仅知道个人的分数是不够的,不能简单地将个人预估的成绩与前一年相同分数考生的考试成绩作比较来确定志愿,重要的是要对个人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作出准确的估计,并将上一年相应位置的考生的

录取结果作为自己填报志愿选学校的参照系,才能使自己的志愿填报较为合理准确。所谓“知彼”,就是要了解自己所要报考高校近年来的录取分数线;其次,应对自己所要报考的高校的学科设置、优势学科、录取原则等要有一定的了解。

  第三,要对学校的地理位置、师资力量、培养目标、校风学风、学校特色、招生计划、毕业生就业去向及就业率等情况都要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在考生通过对自己较为明确的定位和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就会对自己的位置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判断,然后再根据这一定位来对号入座并慎重作出选择。从而实现自己的实力与意愿的最佳结合,达到高考志愿填报中的知己知彼、合理定位的目标和效果。

  要领五:选择学校估分是关键

  今年有个别省份是高考之后估分填报志愿,考后估分正确填报志愿的关键是:一要预估好自己的分数,二要预估好考生本人所在省份的一本和二本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首先要高度重视估分。在估分填报志愿时,考生已经参加完高考,考得如何心里应该有了基本的判断,再对照考后下发的标准答案,一题一题地自我评分,估出来的分数和最终的成绩基本上“八九不离十”。这时再选择院校,就自然更有把握了。

  其次,要对估分的难度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因为估分也是比较难操作的。要想估准分数就要有意识地去克服在估分中的所存在的偏差:

  一般而言,平时成绩好的考生,在估分时反而容易估低;而平时成绩一般,甚至不太好的学生却往往将分数估计得过高。这是因为学习好的考生对自己答题中出现的错误比较敏感,考后他们往往能较快地发现并意识到自己在试卷中出的错,在估分时容易过于“保守”。相反,一些平时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考后自我感觉不错,不自觉地对自己的考试成绩评价过高,估分时满打满算,缺少余地。

  第三,是针对不同的科目制定出不同的估分策略,因为不同的科目估分难度和方法有所不同。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文科科目由于主观题较多,不存在统一的标准答案,因此估分的准确性就会大受影响,特别是语文和英语试卷中的写作题,由于是主观评分,考生本人和阅卷者之间的评价误差有时较大;与文科科目相反,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试题估起分来就容易得多,误差一般不会太大。建议估分填报志愿的考生,应根据不同科目的特点掌握一些估分方法,确保估分准确。(余扬 薛梅)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
·2003-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
·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2003-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
·2003-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
·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
·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
·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
·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
·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级专业学校名单